这是今年读的第7本书,第二本英文原版书。其实发现英文原版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嚼,甚至觉得这是一个能锻炼自己不要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浪费太多时间的机会。因为几个单词的不认识完全不会影响你对书本想要传达的思想的理解。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话不多说,先看看这七种高效能人士的习惯:

  1. 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2. 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3. 重要的事优先(Put first things first)
  4. 思考双赢方案(Think win/win)
  5. 先理解对方,再被理解(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6. 协同作用(Synergize)
  7. 磨刀不误砍柴工(Sharpen the saw)

其实这7个习惯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习惯1、2、3是从独立的个人出发,自我提升,习惯4、5、6是如何与周围的人相互影响,最后一个习惯则是持续的坚持,通过前六个习惯达到自我境界的升华。

overview
source

聊聊里面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观点:

扩大个人能力影响圈

第一个习惯”Be proactive“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1. Circle of concern 我们所关注的圈子
  2. Circle of influence 我们有能力改变的圈子

如果我们的生活被我们所关注的圈子淹没,那么对于很多事情的结果我们就会关注在外在因素的影响。说简单点,就是会为自己所做事情的结果找各种外在理由。比如我没有时间运动是因为我太忙了。

而如果从我们有能力去改变的圈子出发,就会从自身开始反省。想到这,忽然觉得这似乎跟《论语·学而》里面的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Proactive的人会尽量扩大自己有能力改变的圈子,从而缩减所关注的圈子。这样你能切身的感受自己对生活和时间的把控感,而不会总是被时间牵着鼻子走。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这个应该算是很多时间管理方案的一种的出处了。对自己想要或者需要做的事情分为四个类别

  1. 重要且紧急
  2. 重要不紧急
  3. 不重要但紧急
  4. 不重要不紧急

如果你总觉得很忙,时间不够用,那可能就是你的日程已经被第一象限里面的事物所填满了。尝试着一鼓作气,集中一个时间块来处理这类中不太占用时间的任务;或者是重新评估里面一些任务的优先级,看是否可以将它们移出第一象限。

如果你觉得很闲,很无聊,每天视频一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那么你的时间就大量花费在这么不重要也不紧急的“闲事”中去了。严格控制时间,设置闹钟来尽量减少这些无畏的时间付出。

这里的中心思想就是,尽量多花时间关注象限2里面的重要但是不是很紧急的任务上面。比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或者提高公众演讲能力,或者扩大个人人脉圈等等。这里面的事情对个人提升很重要但往往又不是那么紧急,通常从长远来看会给个人带来很大的回报。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时刻准备着。运气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恰好有能力抓住他。而象限2里面的事务往往就是能最大的提高你抓住机会的能力。

对于时间管理,这里面最值得铭记的一句话是

The key is not to prioritize what’s on your schedule, but to schedule your priorities.

要富有同理心(Be empathetic)

我觉得习惯4和5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比如习惯4,凡事思考双赢方案(Think win/win),这就需要你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在谋其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一定要让对方happy。在一个谈判中作者的建议就是两种,“Win/win”或者”No deal“,要么双方既得利益,要么干脆无果,否则任意其他的解决方案总会触犯到个人或他们的利益,最后的结果是总有一方会被伤害。

习惯5其实就是教会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切身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在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切忌去”评估“”衡量“对方的说辞,也不要急切轻易地给出个人的建议。而是需要认真聆听,从尝试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出发,从而能够更好的减少交流中的摩擦。

以上这两种习惯其实就是能帮助我们建立与他们的信任,这样他人才会对我们坦诚相待,进而提升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和影响。

小结

当然了解明白这些道理仅仅只是在大脑中产生了一些神经元连接而已,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也最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