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香帅推荐的金融读物《金融投资400年》,本以为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历史读物。简单翻阅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标题党”!不过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有趣的故事书。

《金融投资400年》

这本书其实是集合了两部投资经典《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和《困惑之惑》。

《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这本书的作者是查尔斯•马凯 (Charles Mackay),是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于1841年出版。这本书是早期关于”群众心理学” (crowd psychology)的研友,整本书由三个独立的故事构成:

  1. 密西西比计划 The Mississippi Scheme
  2. 南海泡沫事件 The South Sea Bubble
  3. 荷兰郁金香狂潮 The Tulipomania

通过这些事件描绘了深陷于投机狂潮中的人们的疯狂举动。想起了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面提到了智人的一大进步就是想象,其实这个世界是靠人们的想象来运作的。国家,公司,机构,货币,股票等等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都是所有人的共同想象,达成了共识。又想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像南海公司,大资本家们可以轻易操控股票的价格,影响人们的投资信心。其实就是操控”韭菜”们的想象,我发个新闻,让你们觉得股市会大涨,”韭菜”们就是蜂拥争相购买,价格就被哄抬,最后的资金还是进入了大资本家的钱袋子。

荷兰郁金香也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大众想象的案例。郁金香当时被当做权贵的象征是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再加上物以稀为贵,价格就被炒成天价。一旦人们的共识转移,信心崩塌,原本值钱的物品就迅速贬值。这一切都是基于人们想象的转移和变化,再加上人类的群众心理,跟风和随大流,人们是很容易被操控的。

《困惑之惑》

Confusion of Confusions

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瑟夫•德•拉•维加 (Josseph de la Vega),是17世纪一位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商人兼诗人,于1688年出版。这本书是描述股票交易最古老的一本书,它通过”哲学家”、”商人”和”股东”三者以四段对话的形式来讲述股票交易所里面价格涨跌的动因,一些投机原则,经纪人如何因为贪婪而出卖朋友等等。

  1. 入市 - 寻求法律庇护还是支付保险费
  2. 交易 - 跟风买进卖出,还是见好就收
  3. 心态 - 赌徒的亢奋还是职业人的乐趣
  4. 策略 - 是追随空头,还是看穿经纪人的伎俩

入市 - 寻求法律庇护还是支付保险费

这里将在股票交易所里的人们分成三种不同的阶层和类型。

  • 第一层是这个行业里的权贵们

    这里的权贵们就是所谓的大资本家,大金融家。他们可能有着强势的家族背景和势力,掌控的大部分的资金,他们根本就不care股票的涨跌起伏,其兴趣在于因红利而获得的收益,而非出售股票获得的利润。比如巴菲特。

  • 第二层是商人

    商人就是通过购买股票,出售股票来获利。但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耐性,理性分析市场,找准时机再出手。比如金融公司的broker们。

  • 第三层是投机者

    这一层级可以说是广大”韭菜”股民们。他们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知识,跟风随大流,通常抱有赌徒的心里。比如三姑六姨七大叔八大伯们。

交易 - 跟风买进卖出,还是见好就收

这里总结了几条(投机中的)原则:

  1. 不要建议任何人买进、卖出股票
  2. 见好就收,确保当下利润
  3. 理解交易所里的利润,可以是钻石也可以是煤炭
  4. 具备耐心和资金实力

面对不幸带来的疾风骤雨时,一个人应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丝毫不畏惧、怯懦,就如同那面对闪电发出勇敢咆哮的雄狮一样,而非如同雌鹿一样,才听到雷声就吓得逃之夭夭。

其中有一点在解释股票交易中,感觉直击人性:

无数的人更是依据自己的妄想进行操作。

心态 - 赌徒的亢奋还是职业人的乐趣

策略 - 是追随空头,还是看穿经纪人的伎俩

这里讲述了空头集团的是一个惯用伎俩,以及狡猾的经纪人的诡计。